那位号称要推行“务实外交”的韩国总统李在明,终于还是不得不作出了违背自己承诺的抉择。
两周前,他拒绝了中国出席“九三”阅兵活动的邀请,但如今又突然接受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邀请,前往美国访问。
他的这一行为,真可谓是令人感到难以理解,要知道,中国的阅兵式是为了庆祝抗战的胜利,这对韩国同样有历史意义。
而特朗普刚刚借着关税的问题,狠狠地“修理”了一波韩国,为何李在明在这种情况下,还要舍弃中国而去拥抱美国呢?
这背后究竟隐藏的动机与考量,着实值得深入探究。
中韩两国的关系,也是非常复杂的。当初朝鲜半岛还未分裂之时,中国和他们都曾经遭受过日本人的蹂躏。
后来日本拒绝在慰安妇等问题上道歉,韩国也曾和中国一起抗议过。所以在抗战的问题上,两国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。
虽然后来,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,把韩国军队打得大败,但是双方在民间却没有任何仇恨。
所以在两国建交后,经贸合作才会开展得如此丝滑。中韩双方的经贸关系,可以说是相当紧密。
从2004年起,中国便稳居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之位,在2024年,中韩双边贸易额达到了3280多亿美元,占韩国对外贸易总额的21%以上。
在半导体、新能源汽车、电子制造等高新技术领域,两国更是深度绑定,已然形成唇亡齿寒的依存关系。
可以说,无论从历史渊源看,还是从现实的合作关系来看,韩国向中国走近,都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。
然而,李在明政府在接到我国的邀请后,却表现得犹豫不决,在磨叽了10天后,他还是给出了拒绝的答复。
尽管他的态度比较委婉,声称是“担心引发美国的误会”,但这一理由完全无法令人信服。
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对于特朗普政府的邀请,李在明的反应却非常迅速,几乎是立刻就确定了8月11日的访美行程。
事实上,李在明上台之后,关于如何妥善处理国际关系的问题,就成了其政府内部的争论焦点。
早在6月份,李在明就提出,韩国的外交应该走“务实路线”,强调以国家利益为中心,平衡地应对国内外的各种矛盾。
说白了,李在明就是想在中美两大国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,当“骑墙派”。因此,他一方面宣称“韩美同盟是外交根基”,另一方面多次强调中国是韩国“最大的贸易伙伴”。
同时在台海问题上,他也明确表态,称“台海问题是中国内政,与韩国无关”。
从这些言行可以看出,李在明上台后便开始各种“打太极拳”,生怕在大国博弈的夹缝中被碾碎。但是,李在明政府在竭力寻求平衡的过程中,却开始不知不觉地向美国靠拢。
韩国对于中国是又爱又恨,一方面用中国的市场和加工能力来赚钱,一方面又视中国为“竞争对手”。
而对于美国,他们除了习惯性的依附之外,没有别的想法。当然,这背后肯定有美国霸权主义的影响。
美国在韩国境内,部署了将近70个军事基地,其中的“汉弗莱斯兵营”更是美国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。
汉弗莱斯兵营
在以往的美韩联合演习中,美军始终占据主导地位,韩国部队往往只能充当“配角”,话语权极少。
这充分说明,韩国虽名义上是独立国家,但在领土安全方面深受美军控制,主权根本不完整。
可以说,任何一个韩国人对美国和特朗普政府,都有些恐惧,李在明也不例外。那么很自然地,韩国的各项政策及外交方向,必然会受到美国的影响。
而且,李在明拒绝我们的理由,也算是确有其事。如今特朗普挥舞着关税大棒,几乎到了见谁打谁的疯狂地步。
在这个时候,如果韩国和中国走得太近,就有可能会遭到美国的制裁,那样的话,他们还真是难以承受。
在这个美韩关系微妙的时刻,李在明已经和美国达成了商贸协议。他用近万亿美元的利益,求爷爷告奶奶,换得了一个15%的关税税率。
其实,他并不仅仅是花钱买税率,更是想通过这个协议向特朗普表忠心,用行动说明韩国确实是“将韩美关系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上”。
另外,让李在明转变的另一个原因,就是韩国政府内部的矛盾。
上一位韩国总统尹锡悦,是一个铁杆的“亲美派”,甚至到了只要美国一句话,连日本被核废水污染过的海鲜都能吃下去的地步。
他的政府中,几乎是清一色的激进亲美者。而现在李在明虽然顶替了尹锡悦,但是对政府里的各方面官员却并未大规模撤换。
李在明的外交策略,也就不可能不受这些亲美者的影响。
在上台后,李在明虽然在国际上备受美国的冷落,但他的幕僚们仍然坚持,韩国总统第一个出访的国家,必须是美国。
但是,偏偏美国对李在明的出访申请并不感冒,日期方面一拖再拖,这也就让李在明根本不敢表现出自己想来参加中国阅兵式的意图。
如今,美国总算对他发出了邀请,李在明自然是要赶紧去,以防美方变卦。
而且从他的外事访问计划来看,他首先访问美国,接下来最有可能访问的是日本,这就表明,韩美同盟和美日韩三边合作,仍是他关注的重点。至于维护与中国的关系,则排在美、日两国之后。
回顾历史,韩国的外交政策,几乎在每一个时期,都受到了外部势力的深刻影响。
在冷战时期,韩国紧密追随美国,以对抗来自北方的威胁。中国崛起之前,中美关系也有过一段蜜月期,所以中韩关系也就跟着升温。
但近年来,随着中美战略竞争的加剧,韩国便再次陷入了外交选择的困境。
李在明政府虽然试图在中美之间,走一条中间道路,但是这种“骑墙派”的做法,最后的结局很可能是两边不讨好。所以,韩国继续投入美国的怀抱,几乎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。
然而,李在明的选择似乎并不明智。前面已经说过,在最新达成的韩美经济协议中,韩国仅仅是在表面上取得了一定进展,但背地里却吃了大亏。
以后的日子里,他们要加大对美国的投资,还要花大价钱从美国买能源、买武器,甚至是买汽车。
而他们的钢铁等产品,高关税的现状也并未改变。说韩国人捡了芝麻丢了西瓜,一点都不为过。
相反,在韩国与中国的合作中,中国不仅没有设置任何的壁垒,也没有附加任何的霸王条款。
韩国人最近对中国的投资量也在增加,而这之中也没有任何的逼迫,完全是你情我愿的市场行为。
李在明政府在局势如此明朗的情况下,仍然婉拒中国邀请,执意将美韩关系凌驾于中韩关系之上,无疑是一个重大失误。
时间是一块公正的试金石,李在明的外交决策究竟会给韩国带来怎样的影响,最终会在历史上得到解答。
如果他继续一意孤行,忽视中韩之间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紧密的经济联系,那么韩国很可能陷入一个艰难的境地,不断成为美国剥削和压榨的对象。
或许,李在明政府应该拿出勇气,重新审视其外交战略,以更加理性和务实的态度,在中美之间找到真正符合韩国国家利益的平衡点。
参考资料:
1、环球时报《关税余波下,韩媒猜测李在明访美》
2、新京报《特朗普称与韩国达成贸易协议 将对韩征收15%关税》
3、观察者网《美国施压抗华,韩学者警告:韩国应避免沦为被中美“巨鲸压死的小虾”》
配资公司是怎么运作的,浙江配资门户,股票配资中心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